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300元的专家号从来没挂上过”,就连医生自己挂号,也得找黄牛?

2023-08-29 07:22:30话匣子FM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实行就诊挂号实名预约制,一定程度上使得“黄牛”抢号、占号的情况得到改善,但并未完全消除,部分不法分子转移至网上,当起了“电子黄牛”,囤号转卖,从中获利。


(资料图)

专家号刚放号就没了

重庆的蓝女士近期颈部出现肿胀,在县城医院初诊后,诊断为疑似肿瘤,医生建议她到主城区三甲医院挂专家号做进一步检查。之后的一周,她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都是拿着手机等医院放号,奇怪的是,总预约不上,“一眨眼的工夫专家号就显示满额。”

有朋友建议蓝女士去找找“黄牛”,并表示自己过去也遇过类似情况,最终还是通过“黄牛”挂上了专家号。蓝女士不理解:“患者按流程预约,排不上号,为什么‘黄牛’能约到?”

江苏省宿迁市的王女士也有同样的疑惑。女儿的眼疾每隔3个月都要到医院复诊,但“300元一次的专家号我从来没自己挂上过,只能花900元从‘黄牛’手里买,一年要多花2400元。”

医生找“黄牛”挂自己的号被加价200元

网友申先生连日来多次试着挂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中心甲状腺外科著名专家王医生的号,都显示没号,最后只好找“黄牛”挂上了号。

终于看上医生后,申先生把这个情况向王医生反映,王医生表示不可理解。随后拿起电话打给黄牛,没想到黄牛真的有票,但要加价200多元。而申先生随后说的一番话更是令王医生愣在原地:自己怎么也挂不上号,但“黄牛”一下给挂了5张;除了黄牛,过街天桥发小卡片的,早餐店、包子铺都能挂号,甚至医院导诊都给了他黄牛电话。

“黄牛”发来的挂号截图。受访者 供图

目前,吉林省卫健委宣传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关注到这一舆情,正在调查处理。

黄牛:从扎堆医院大厅到藏身网络平台

“现在的‘号贩子’都转移到网上了。”有市民介绍,在搜索栏中输入“医院挂号代办”,就会弹出一些网页,醒目位置显示着“代挂号”的提示。

从事医务工作10多年的黄云(化名)坦言,自从网络预约挂号开始推行,“号贩子”恶意抢号、囤号的手段也更加信息化。

比如重庆警方于今年3月抓获的一个“网络号贩子”团伙,该团伙通过在网上发布信息,找寻需要挂号的病患,用自己制作的抢号软件,侵入医院的挂号系统抢号、囤号。

江苏警方抓获的“号贩子”张某团伙,曾在一天里,利用非法软件自动访问并在南京某医院刷号万次。据部分团伙成员交代,有的同行作案手法更“先进”,直接侵入医院挂号系统提前锁定号源。

“黄牛”垄断“专家号”成医疗行业难以根除的痼疾,也有医院内部的原因。据了解,有些“号贩子”借助曾经在医院工作的经历,通过利益输送,腐蚀曾经熟识的院内工作人员。有人毫不讳言,“外有技术人员抢号,内有医护人员关照。”

优化退号机制防止“边退边买”

其实,对“号贩子”的打击一直在与时俱进。2016年,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联合集中整治“号贩子”专项行动的震慑下,“号贩子”一度销声匿迹。同时,全国各地卫生部门和医院不断加大力度出台措施。

上海肿瘤医院推出“人脸识别+身份绑定”,强化早高峰时段热门专家(特需)现场号源的管理,以确保现场号源留在患者手中,防范号贩子。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实时监控后台预约号池,对每个挂号的身份证、电话号码或IP地址都有自动约束机制。

北京协和医院的挂号APP规定,只有在协和医院实名认证、办理就诊卡的患者才能在该APP上绑定、预约和支付。

有业内人士称,“首先,要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管理机制。其次,公安部门要实施严厉惩处机制,提高违法成本。第三,还要严厉打击医院内部人员与‘号贩子’里应外合的不法行为,对倒号牟利的内部人员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从而铲除利益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