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公安局虒亭派出所
建所时间:1983年
(资料图)
辖区:面积125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11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6万余人,驻地单位6家,学校4所
警力配备:民辅警6名
近年来,襄垣县虒亭派出所以党建为引领,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紧紧围绕护航乡村振兴的主线,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奋力争创“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版”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着力打造“四大格局”,建设平安虒亭,让乡村振兴的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深化全警“大走访”格局
突出解决安全“小细节”
为提高见警率和群众安全感,虒亭派出所牢固树立“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理念,让民意引领警务,让警务保障民生。民辅警兼任行政村主任助理,积极开展全警“大走访”,根据辖区农户春夏农忙等特点,灵活调整常规工作模式,常态化开展上门走访。
走访中,民警向群众宣传禁赌禁毒、反诈反邪、打击养老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安全防范知识,发放宣传材料和警民联系卡,引导和帮助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解答群众关于户籍、身份证等方面的业务咨询,核查采集实有人口信息。
除每月走访一定数量的农户外,民警还坚持做到“三个必访”,即定期对辖区中小学校、金融网点、重点企事业、饭店、超市等单位场所开展走访检查,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定期走访村委会,指导基层组织开展群防群治,掌握流动人口现状,摸排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定期走访旅馆民宿、工程项目等外来人口聚集场所,摸排掌握涉企隐患纠纷,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
今年来,虒亭派出所共走访辖区单位、农户1000余家(户),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200余份,实现了辖区电信诈骗“零”发案。
努力实现“大平安”格局
突出解决群众“小矛盾”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这些变化,是虒亭派出所深化“枫桥经验”,深入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建设平安虒亭的生动实践。
今年3月的一天,村民马某和武某因邻里琐事发生了肢体接触,武某的母亲在旁劝解,推搡拉扯之间老人倒地导致腿部骨折。治愈出院后,双方围绕武某母亲的住院费及陪侍费等费用,多次协商未果。之后,原本相睦的邻居变成今日“相见不相识”的剑拔弩张。
民警了解情况后,将双方当事人约到一起,认真听取他们各自的诉求陈述,反复做说服劝解和引导工作,努力促使双方打开心结。同时以邻里关系角度切入,从法理上耐心释法明理,从情理上唤起双方邻里乡情,消除对立情绪,并提出了合情合理的调解方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对症下药”、以理说事,马某、武某最终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并表示今后将互相帮助,珍惜邻里情。
其实,这是虒亭派出所推行“四心工作法”调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四心工作法”是以接待当事人要热心、倾听诉求要耐心、疏导化解要细心、解决问题要真心,以换取当事人的暖心、诚心、顺心、安心,积极促成调解,从根源上化解矛盾纠纷,为矛盾双方提供公平公正、春风化雨、细致入微的服务,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四心工作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益探索,也是虒亭派出所运用群众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建设的重要创新之举。
此外,虒亭派出所还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辖区在建重点工程——黎霍高速项目建设已步入尾声,自该项目开工以来,虒亭派出所就与黎霍高速项目部二分部达成了共建协议,实现了“联治联防、联处联调”,及时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隐患。去年7月的一天夜里,因二分部拖欠工人工资且拖延日久,施工队负责人李某只好将车辆拦在工地门口,试图迫使相关负责人出面解决。民警赶到现场后,在劝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的同时,第一时间联系到项目部负责人,核实后先行垫付了工资,使事情得到妥善解决。
今年以来,虒亭派出所充分发挥“警民联调”机制,依靠综治、司法、村自制组织等社会力量,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镇、服务到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实现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
打造精准“大服务”格局
突出解决群众“小困难”
2022年10月10日中午,虒亭派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报警,称在东坡底村一村民家门口发现一名迷路的聋哑老人。民警立即赶到现场,经与网格员等多方走访调查后,确认了老人身份,并将其安全送回家中。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近年来,虒亭派出所将“民心所向、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深植于全警心中,深化便民利民服务举措,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用真心、诚心、爱心温暖了辖区群众,赢得了广泛好评。
工作中,虒亭派出所以“服务不缺位”为目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简化户籍窗口服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减少群众等待时间,最大限度实现“马上办、一次办、舒心办”。对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特殊群体,民警定期走访,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通过发放警民联系卡等方式,尽量让群众免于来回奔波,不让群众“白跑趟、跑空趟”。
针对春节、高考等重要时间节点带来的服务高峰,虒亭派出所户籍窗口开展“24小时不打烊服务”,推广网上办、预约办、“绿色通道”等非接触式服务模式,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重视每件与群众相关的小事,不断延伸服务,把户籍小窗口打造成展示警队形象、和谐警民关系的大舞台,赢得了群众的点赞和良好的社会口碑。
“苦点累点没什么,群众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这是虒亭派出所全体民辅警的座右铭。他们用踏石留痕的行动,主动了解群众所急,及时回应群众期盼,让“枫桥之花”在虒亭大地越开越艳。
实施群众“大网格”格局
突出解决治安“小难题”
作为千年古镇的虒亭镇,近年来,镇村两级持续深化“一约四会”制度,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大力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活动。虒亭派出所借助“一约四会”平台,广泛发动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积极推行平安“村居长”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信息员和网格员作用,辖区涉赌涉毒警情同比下降,形成了禁毒禁赌的乡村新风尚。
2022年12月,虒亭派出所接到信息员报告,精准出击,快速破获一起非法存储枪支案件,现场查获土枪两支,抓获犯罪嫌疑人1人。
“陈警官,这是我们黎霍高速二分部施工队最新的员工花名册,请查收。”“今年许多工人回老家了,又陆续来了一批新工人,这是人员变动名单。”今年以来,这样的对话场景多次出现在虒亭派出所民警与务工单位负责人之间的微信聊天记录中。民警建立与用人单位的快速沟通渠道,由用人单位主动申报流动人口信息,既增强了用人单位规范用工的意识,又提升了公安机关的管理质效。
近年来,宝峰湖风景区农家乐饭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虒亭派出所会同镇政府及市场监管部门,积极破解管理瓶颈,推出农家乐“服务放心、吃饭安心、公益热心”的“三心”管理工作法,对辖区20余家农家乐建立了“一户一档”,为符合条件的农家乐悬挂“三心”推介牌,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受到“三心”推介的农家乐业主和从业人员,也热心参与公益事业,争当派出所“义警”,反哺基层社会治理,在治安管理、邻里互助、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崭新的篇章呼唤奋斗者挥毫书写,梦想的征途召唤追梦人再启新程,虒亭派出所将以打造“四大格局”,争创“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版”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契机,发力绘就平安底色,为助力乡村建设,建设平安虒亭,打造一道靓丽的“枫”景线。(来源:上党晚报 许福勇、常乾栋、姬志平)
标签: